判断凝汽器清洗用橡胶海绵球、金刚砂剥皮胶球是否需要更换,需综合以下指标进行检测与评估:
一、物理性能劣化检测
尺寸变化
湿态直径磨损缩小≥1mm(初始直径大于管道内径1–2mm);
浸泡后直径公差超出±0.5mm范围(如设计直径24mm的球实测<23.5mm或>24.5mm)。
外观缺陷
孔眼缺胶宽度>2mm、深度>2mm,或缺胶总面积超外表面积的10%;
表面硬化、裂纹或永久变形(按压后无法恢复原状)。
密度异常
湿态比重偏离1.00–1.15g/cm3区间(如浮于水面或沉底)。
二、橡胶海绵球、金刚砂剥皮胶球清洗性能衰减验证
收球率持续下降
连续3次清洗后平均收球率<90%(正常应≥95%)。
端差监控异常
清洗后凝汽器端差下降幅度<0.5℃(表明污垢清除效果不足)。
管道通过性测试
胶球循环周期超过30秒(正常循环流速下水阻增大导致延迟)。
三、橡胶海绵球、金刚砂剥皮胶球强制更换阈值
累计使用次数
常规胶球:累计运行60次必须整体更换;
金刚砂胶球:累计运行≤10次(仅限硬垢短期处理)。
补充周期损耗
每运行7次后补充胶球时,损耗率>30%(需分析系统性跑球原因)。
四、橡胶海绵球、金刚砂剥皮胶球特殊工况调整
海水/高腐蚀环境:天然橡胶球运行4周后强制更换(次氯酸钠加速老化);
高硬垢系统:金刚砂胶球直径缩减至≤管道内径时立即停用(避免卡堵)。
操作规范:
① 每月抽检10%胶球进行湿态直径和弹性测试;
② 更换时同步检查收球网压差(>3.9kPa需清理)及二次滤网堵塞情况。